让艺术插上科技的翅膀
2017-12-01 来源: 光明日报
一个学习艺术的学生,研究风能、太阳能、潮汐能,这是“不务正业”吗?
一个以艺术创作为业的艺术家,专注于转基因技术、高分子材料,这是艺术家分内的事吗?
“关注技术进步的艺术家们,是时候让自己的视野超越屏幕,投向更广阔的科技天地了。”在11月29日召开的科技艺术教育国际大会上,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说。他认为,当代艺术家的眼睛里不应该只有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互联网、屏幕,而是应该关注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要用科技艺术的概念,完成对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电子艺术等概念的一次迭代和拓展。
艺术融合科技,合得来吗?
有人会问,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面向、思维方式完全不同,怎么融合?让“学理科”的科学家和“学文科”的艺术家坐在一起,会不会完全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
邱志杰对艺术与科技的对话与融合充满信心。“我们希望学生研究太阳能、潮汐能,未来可能会做一个在海边的作品,是用潮汐能驱动的,或者拿一个热气球录下平流层的声音来做音乐。”
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科技艺术季活动中,高科技带来的新鲜感更让人“脑洞大开”。来自全球知名高校艺术、设计学院的学者和艺术家,谈论的是“外太空”“后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与用户体验”“交互式媒体”“替代传感器”等等。
这些创作更像科学家做的事情。不同于科学研究的实用性,艺术家利用科技创作出来的作品,可能仅仅是为了一种理念的表达、一种情绪,为了有趣、好玩。“但是,正是艺术家的‘胡思乱想’,才会创造未来的无限可能。因为艺术家是开放的、富于想象力的,他们不容易受到成见的控制。”邱志杰说。
邱志杰介绍,科技艺术可以分为几个门类:媒体艺术,如录像、视频、数码等;互动艺术,如声控、感应器运用于艺术作品中;生物艺术,如基因、组织培养等;生态与环境艺术,如太阳能、风能运用等;新材料应用艺术,如纳米材料等;智能艺术,如机器人、3D打印、物联网技术与艺术创作结合。
在这些实践和探索中,艺术家关注科技进步,并从中汲取无穷的灵感;而科学,如同艺术的心脏,给艺术的生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科技艺术教育,是超前还是必要?
科技艺术是玄奥高深、不可接近的吗?
邱志杰举例说,制作一座雕塑,可以利用热敏材料,冬天是一个颜色,夏天变另一个颜色,再比如传统的皮影戏、木偶戏,可以用机器人来代替,它仍是传统的皮影和木偶的样子,却是智能的机器人在跳舞和表演。这些都是科技艺术。
科技艺术在生产生活中的需求极高。许多汽车、科技等研发型企业建立创意工作室,邀请艺术家加入,对创新力量呈渴求之势;一些需要优化用户体验的消费型企业,需要艺术家提供更有趣、更美妙、更舒适的设计来满足客户需求。中国大量的机场、高铁站、景区、市民广场、美术馆,对艺术品的需求更加丰富,公共空间里需要的可能不再是一个呆板的雕塑柱子,或者一面静态的展示墙,而是更加充满想象力的艺术作品。
“目前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交流,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形态,为艺术创造提供了机遇也带来挑战。”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说,“作为艺术教育机构,在传统的专业知识课堂之外,还需要建立起科技与艺术相互交融、相互激发的平台,让年青一代站在知识创新、艺术创意的新起点上。”
美术学院的讲堂里,请来了研究“慧眼”卫星、引力波、液态金属的中国科学院专家,学生们蜂拥而至,挤满了大礼堂。艺术专业的学生,整日泡在中科院的实验室里,与科研工作者们交谈,观察,学习,一片新天地打开了……
在科技艺术季中,来自英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荷兰以及港澳台地区的顶尖大学、艺术院校、艺术机构、科研机构、创新企业济济一堂,一个全球性的科技艺术教育联盟和学、产、研联盟正初步形成。
材料艺术工作坊、生物艺术工作坊、星球学院博士教学工作坊已经建立。国际先进的专家和团队与中央美院学生一起,探讨当下科技艺术教与学的新型模式,探究将动态的物质实体形式和数字信息无缝连接,尝试将生物材料和技术使用于艺术实践。
以新思维激发新想象,把新技术转化为新语言,继而催生新型艺术形式,形成新的艺术成果,通过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为社会提供新型应用产品,推动社会创新。科技艺术,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未来。(记者 于园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