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呼唤“数字工匠”
来源:2016年12月14日科技日报
数字时代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这不仅是教育专家孜孜以求的答案,更是困扰着产业界的严峻话题。
“培养并选拔掌握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人才,是数字时代的需要,也是我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一环。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需要脚踏实地的工匠精神,而数字化和工匠的结合符合现在中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数字工匠’将成为未来中国智能制造的中流砥柱。”在第九届全国3D大赛暨3D大会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张红旗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12月12日,历时9个月的“3D圈圈杯”第九届全国3D大赛暨3D大会在常州科教城落幕。大会以“「3D设计」助力「工业互联」,「数字工匠」支撑「智能智造」”为主题,重点推进“面向中国制造2025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产教融合培养试点示范工程”。
在会上,大赛组委会秘书长、3D动力集团总裁鲁君尚说:“未来制造业所需要的不仅仅只是硕博士组成的高端创新型人才,也不只是低端操作型的普通技能人才,而是位于橄榄形中部的‘数字化应用型人才’。‘数字工匠’或者‘3D数据工程师’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香饽饽’。如何引导、培养、选拔海量的数字化应用型人才,促使现行的大学教育与企业用人需求加速对接,一直是业界思考的话题,也是全国3D大赛9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9年来,该大赛累计参与高校超过1000所,报名参赛学生总人数超过600万人,已经成为“双创”领域的满足个性化需求、柔性化制造、定制化生产模式的人才协作创新平台。
全国3D大赛组委会执行主任、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杨海成说:“新一代信息技术本身开启了对人类知识进行智慧化、智能化处理的大门。《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要走一条中国工业走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道路。”
他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发生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工业与互联两个时代关键词的叠加,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美国、德国等传统的制造强国也在试图通过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计划和项目实现再工业化。
在此当中,数字化制造与设计,特别是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关键技术。 因此,“数字工匠”——更具体地说是“3D数据工程师”,成为工业变革与升级的重要一环。对于掌握三维数字化技术人才的产业需求正逐渐呈现出井喷的状态。
“这次大会最吸引我的一个口号就是‘培育中国的数字工匠’。工匠精神一定要大力弘扬,它更加注重专业,更加注重精益求精。我们知道,日本百年以上的老企业有21066家,我们中国超过百年以上的企业只有5家。所以我们要培育这种工匠精神,培育数字工匠,一定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刘兆彬在大会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