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时光的文化印记
——阮同民和他的活字印刷博物馆
作者:刘艳杰 朱楠
2015年03月26日来源:光明日报
春雨如酥。早春的湿冷天气,一点都没影响到家长带孩子们来“时光印记”活字印刷博物馆参加体验课的热情。
不太宽敞的博物馆里人头攒动、暖意融融。孩子们有的踮脚在铅字架上捡字;有的安静地伏在桌子上排版;手脚快的早已经抱着锁定好的活字版,跑到手动印刷机前排队印刷了。
坐落在青岛市南京路100号的“时光印记”被称为中国第一家私人印刷博物馆,他的经营者阮同民是个不到35岁的年轻人,阮同民对记者说:“活字印刷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近1000年的历史,让孩子们触摸和感受传统文化,是我们开设中小学活字印刷体验课程的初衷。”
缘起:那印进童年记忆的一队队铅字
这是一家空间利用率极高的小型博物馆:中间是孩子们的体验活动区,靠墙根摆了两大排字架,从一号到七号各种规格的铅活字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上面;木架上方挂着活字印刷发展史的介绍展板;房间两头则摆放了五六台奇形怪状的机器。
“这是民国时代的人力手扳机,那一台是20世纪50年代德国产的号称‘小怪兽’的海德堡印刷机,全国存量不超过十台……”介绍完印刷机,阮同民又带记者走进了后面的小库房。从墙角的一个破旧木柜里,他搬出了看家宝贝:“这是6800个铜制字模,只要有它,就可以自制铅字。”他指着旁边的一台机器说:“把字模装进这台铸字机里,加入铅块,接通电源,一排排铅字就排着队出来了。”
阮同民告诉记者,他的活字印刷情结来源于童年的记忆:“我小时候经常去叔父工作的印刷厂玩,从不起眼的铅块到一枚枚闪亮的铅字……这神奇的变化给我心中播下了理想的种子,以后工作、创业都没离开印刷这一行。”
2012年,从事平面设计和包装印刷多年、已经有了一定资金积累的阮同民开始了他的文创发展计划。然而,阮同民没有想到的是,创业的艰辛远比理想来得更刻骨铭心。
“一开始,我的经营模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定制有较高文化品位的个性化纸品,比如手工凸版印制的名帖、卡片等。”阮同民回忆说:“虽然客户评价很好,但业务量小,利润又低,叫好不叫座成了发展的最大瓶颈。”
转型:闯出传统回归与文化体验的新路
“这么多铅字,要是能让孩子自己动手印点什么就好了。” 一位学生家长不经意的一句话,点醒了正陷于亏损困境中的阮同民。
阮同民说:“这句话,让我好像一下找到了新的思路:为什么不利用这些设备,复原活字印刷传统技艺,开展少儿文化体验活动呢?”
说干就干,阮同民和他的同事们很快设计了一堂体验课:讲解中国印刷的历史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演变;然后手把手教孩子们怎样捡字、排版、上机印刷……体验课一推出就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互联网特别是微信的应用给我们课程的推广插上了翅膀。”阮同民不无得意地说:“我们从来也没打广告,家长和孩子们都喜欢在网络和微信里‘晒’体验成果,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活字印刷体验课就火了,现在这里已经成为青岛市好几家小学定点的校外传统文化体验课堂。”
“从去年底开始终于扭亏为盈。”阮同民给记者算了一本细账:“每堂课(两个小时)四五十个孩子,按每人六十元收费,周末两天四堂课就是一万元左右,一年能收入三十多万元,这样就基本保住了房租、人工等费用,再加上纸品业务,就能盈利了。”
未来:想开一家公益印刷博物馆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摸索,我们基本形成了系统化、标准化的授课模式。现在已经有大型商业综合体向我们提出了合作意愿,想借助我们的项目丰富经营业态,提升文化品位;一些中小城市的感兴趣的人也提出了加盟的想法,我们正在研究下一步如何复制和开展连锁经营。”谈到未来的发展前景,阮同民挺有信心,“将来还是要坚持向文化靠拢,对传统深耕。如果条件具备,我们要增加雕版印刷、古籍装订、古法造纸等内容,循着印刷术发展的脉络,丰富我们的文化体验产品。”
当记者问及作为个体经营者,对现在的文创产业政策、经营环境有什么看法时,阮同民沉思了片刻说,“我们这个行业,生存还是要靠自身;自己站不起来,别人扶也没用。当然,要想发展和做大产业,没有政府、社会的支持也是寸步难行。”
阮同民告诉记者,他老家还有二三十台老印刷机,那是从全国各地收来的珍贵藏品。目前的场地既要做展馆,又要搞体验互动,根本无法容纳。
“我有时候异想天开,青岛名人故居很多,要是有空置的房子能给我做个像样的活字印刷博物馆,整合传统文化,也是个不错的创意吧?”阮同民笑着说,“文创还是要回归社会、回馈社会。我最终的想法是建一个公益性的活字印刷博物馆,展现中国古老活字印刷术最繁荣辉煌的那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