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战胜疫情的科学利器
闻玉梅
2020年02月11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当前,我们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必须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2月3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会议强调“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科学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利器,一定要用好。
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漫长历史中,由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发的疫情始终是人类社会的严重威胁。作为最危险的“瘟疫”,天花很早就出现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在已死去逾3000年的古埃及法老的木乃伊上已有明显的类似花状脓疱的疤痕。18世纪的欧洲,天花是夺取人类最多性命的疾病,每年约有40万人因其而死。18世纪下半叶,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琴纳在治病过程中注意到挤奶女工因得过牛痘而未感染天花病毒的现象,经过20多年努力,于1796年成功证实牛痘可以有效预防天花,并提出种痘预防天花的重大创举。1980年5月,在全球多年执行痘苗接种后,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扑灭天花,使之成为首个在世界上绝迹的人类传染病。
虽然疫苗可以有效控制传染病,但是病原体引发的疫情至今未曾消匿。20世纪初H1N1型禽流感在全球暴发,导致至少2000万人死亡。尽管当时没有有效的疫苗,但最终也控制住了疫情。17年前的非典疫情暴发时,虽然没有疫苗,但通过有效隔离、制止果子狸等野生动物交易,也较快控制了疫情。美国曾发生过经蚊虫传播西尼罗河病毒的输入性疫病流行,通过检疫及灭蚊也使疫情得到控制。近年来,在南美发生的寨卡病毒的流行,在了解其危害对象主要是孕妇、可引起胎儿小头症后,通过采取防止孕妇进入疫区等措施,也得到有效控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全球化,交通往来日益频繁,而且与动物(宠物、野生动物)的接触日益增多,人畜共患病的疫情不断出现。但是,通过科学应对,各种疫情最终都得到控制。
科学这个利器,在人与病毒等病原体的斗争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最早研究病毒的工具是电子显微镜,它使人们对病毒的观察从微米水平跃升至纳米水平。由于冷冻电镜的发展,病毒的酶、受体等的结构能被仔细观察并解析。同时,由于病毒只能在活细胞中繁殖并表现生命活性,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是证实病毒生命活性不可缺少的工具,成功分离新型冠状病毒用的就是这类技术。只有使用这一培养技术,才能最终考核和筛选针对某一病毒的有效药物。现在用于检测病毒核酸的技术,用的是从美国黄石国家森林公园火山温泉中分离出的耐高温的DNA复制酶,通过有效扩增病毒核酸,从而进行快速诊断。目前,疫苗研究已从单一灭活病毒或传代减毒的传统方式,发展到通过基因工程研发多种新疫苗。这些都是人类利用科学对付病毒的武器。
科学这个利器,必将在人类与病毒等病原体的斗争中发挥更大作用。客观地看,生物之间的竞争或斗争是自然界的必然规律,新的或改变了的老的病原体还会不断在全球出现,病原体引起的疫情也会随着人类群体活动、人类群体组成特点的变化而不断变异与进化,防控疫情是人类社会永恒且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对于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一种疫情,必须以科学态度来对待。对于现在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我们要在科学揭示其传播途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虽然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疫苗,但是严格执行排查、隔离及预防传染的措施,已被证明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疫情的方法。尽管针对此次疫情的特效治疗药物研制成功尚需时日,但是通过对症治疗,越来越多的患者已经痊愈出院。在目前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我们要相信科学、各尽所能,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教育部、卫健委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