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研城市美学 助建美丽中国
作者: 张法
2018年06月12日来源: 人民日报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美丽中国”愿景,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其中尤其对提升城市面貌充满期待:“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不要花大气力去劈山填海,很多山城、水城很有特色,完全可以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国城市建设几十年来取得瞩目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遗憾,某些扩建的城市新区,缺乏城市个性和特色。从美学角度深入探究这一情况,将有助于我们改善提升城市建设,真正实现“美丽中国”美好目标。
城市建筑要突破“美学平庸”
城市风貌之美在于多样而和谐,所以在城市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时要突出克服三个“平庸”。一是同一形态建筑成排成片出现,每幢都“长得”一模一样。这样的建筑群不仅常见于居民小区,在大街要道也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大多因为开发者或设计者为图省钱省事。二是同一高度建筑成排成片出现,缺少起伏变化。无限接近建筑“限高”的经济盘算,其目的是以最少占地面积挖掘出最大空间进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第三,由于片面理解实用性和节约性,导致城市建筑大多为平顶型。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城市的建筑要形成群体之美,与坡顶密不可分。看看我国那些美丽古镇,可知坡顶与建筑美之间的关联。尤其我国古代建筑中坡顶的形式多样: 硬山式、悬山式、歇山式、庆殿顶、攒尖式、卷棚式、盔顶……这些丰富的坡顶相互映衬,凸显中华建筑独特之美。平顶的盛行受到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建筑学理论影响:功能第一并由之形成简洁风格;形式服务于功能,节约材料。片面理解这一理论造成平顶盛行,而这些平顶设计往往既未功能至上,亦未产生简洁之美。其实坡顶并非以美观替代功能,相反,它同样有许多可利用空间,如阁楼和储藏室等。重复、等高、平顶是造成城市景观平庸的直接因素,在规划设计和实际建设中避免这三个平庸,城市景观才会变得错落有致并美观起来。
城市标志景观要“经得起看”
标志景观是一个城市的脸面,轮廓清晰、特色鲜明、具有美感的标志景观使城市形象别具一格,令人印象深刻。比如沿江城市的两江交汇处,无论从哪个角度和位置看对岸,楼群都在不同视线中呈现多种样态,伴随人们位置的移动,对岸楼群也会呈现不同组合,从而形成“景观相联区”(客观角度)和“视线流动区”(主观角度)。
城市标志景观要有整体规划意识,否则就会造成各个单体建筑缺少呼应,无法形成地理上本来应有的“整体关联”,当然也谈不上由整体关联而来的景观之美。同时,要强调由众多建筑构成的天际线美感、各单体建筑或小群体建筑与相关建筑互衬对比之美、各建筑与该地地形地貌关联之美,以及每一幢建筑从不同视点观看产生的多样之美。以上四点美学原则是形成“景观相联区—视线流动区”景观之美的基础,在整体关联区域中,需要考虑和处理好这四项原则。目前我国城市景观相联区设计规划还需要强化这方面的自觉意识,尽量避免因缺少规划或规划不当造成的瑕疵。“景观相联区—视线流动区”应当是“游动”的,要容纳不同角度的观者,经得起各种视点的“审视”。
城市风貌要彰显文化“这一个”
我国城市景观还需要充分彰显城市的地域特征、民族特征和文化特征。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风貌丰富多彩。从南到北1.8万多千米海岸线,海岸城市从南部的海口、三亚到中部的上海、厦门,再到北部的青岛、大连,从热带到温带纵贯全国;从东到西,从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起伏的山岭到由山岭和丘陵围绕的盆地、崎岖的高原,各具特色;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伊犁河,以及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等各类水系,让神州大地五光十色,众彩纷呈。然而,城市街区中无论是街道景观、中心广场还是民居建筑,都很难让人直观感受到城市所在地域的特征。其审美效果是,如果只看建筑风貌,人们不知道身处哪一座城市,也不知道城市所在地域,城市就与自然割裂开来。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分布有其地域特点。在以某一民族为主的区域中,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建筑的地域风貌往往与民族风貌结合在一起,如蒙古族的蒙古包、羌族的碉楼、傣族的竹楼等等;在以某一民族为主、多民族混居地区,凝结怎样的建筑元素和建筑形式,这些建筑元素和形式以什么方式嵌入当地总体风格之中,地域特征如何与民族特征完美体现出来,还有待深化研究。
城市空间景观应体现所在地域历史文化风貌。在我们五千年悠久文明历史中,地域风貌已经提炼凝结成为相应建筑元素和建筑风格,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浙江三合院楼居、云南吊脚楼、徽州民居、黄土高原窑洞、青藏高原碉房等都体现了建筑结构与地域关系。在全球化进程中,这些富含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元素和建筑形式,应该以新的方式进入到城市建设中,让人感受到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当前许多城市为挖掘历史文化特征开展一系列古街保护和古街开发工程,取得一定成果,同时也面临某些古街古巷同质化、缺少地方特色等问题。古老街巷与更广大城市空间的特色结合,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城市美学要补足“理论课”
让城市美丽起来,不仅需要建筑师、规划者、开发者进一步提升美学境界,更需要反思以前建立在西方古典宇宙观基础上的城市美学误区,立足中国本土,发扬中华美学精神,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研究、有所建树、有所运用。
西方古典宇宙观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通过原子可以构成事物的本质。受此影响,某些城市建筑仅仅变成基本元素(点线面体)及其简单形式的运用,没有考虑不同的地域文化因素。中国传统美学认为,不同地域有不同风气、不同民俗,进而当有不同建筑。气可感而不可实体化,不能把气仅仅作为一种原理或一种物质去把握,需要全身心去体悟。西方建筑学把形式美以标准化方式呈现,中国传统建筑既放眼天地,又细察地域并反映和服从地域特点,因地制宜。补足“理论课”当务之急是将中国传统建筑理论吸收进现代城市美学中来。
西方方法论强调实体。在建筑上,一方面关注点线面体形式法则,另一方面关注气温、雨量、湿度等量化指标。后者虽然与地域特色有关,但基本不影响形式法则结构,人们倾向于通过暖气、空调等器具去平衡,无需在建筑外观上予以体现。而对中国人来说,阴阳五行不但是空间(东南中西北),也是时间(春夏秋冬),还与色(青赤黄白黑)、声(宫商角徵羽)、味(酸苦甘辛咸)等方方面面相联系。在中国传统建筑理论中,突出地域特点与突出宇宙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地域建筑的作用,与此地风气一样,通过其石木砖土材料的就地选取、居室空间分割与组合、顶墙门窗色彩运用,重点突出地域—族群—文化之特点。看见此建筑,就能直接获得与众不同的文化感知。
西方建筑设计更侧重和依赖建筑师的案头工作,容易把建筑与环境,特别是与周遭天地完全分离开来设计,往往忽略一栋或一组建筑与更远的环境乃至天地之间气化运行的关联。这些建筑更注重单体自身的完美,忽视建筑与天地之间的内在性和流动性。而中国古代建筑,先要看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对建筑做出自然整体和人文整体的把握,体现与社会和谐相连的文化规制,最后才是具体的形式美。就形式美而言,西方注重建筑实的方面,立面、柱式、墙体等,而中国注重虚的一面,《老子》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在建筑中,门和窗因为虚,比墙面柱式更为重要,通过门窗,室内之气与天地之气相交流。天地对于建筑来说,直接体现为地域之气和人文之气。建筑如何成为天地中的建筑就直接体现于成为地域中的建筑:“窗中列远帕,庭际俯乔林”“栋里归云白,牕外落晖红”“山翠万重当槛出,水光千里抱城来”……认识到西方式建筑设计对地域—族群—文化特点的疏漏,进而在中西互补和中西交汇基础上重建城市美学理论,让城市成为美丽中国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基础。
(作者:浙江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