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防治
作者:戴宝柱
(作者:延边州老科协副会长、健康咨询分会会长、延边州科普卫生健康专家组组长)
戴宝柱健康坊科普文丛:知识产品网提示,作者自版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01.癌症概念
癌症是机体内一种新异常细胞,它无限制的自由发展,消耗机体的大量营养,而且破坏了正常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的过程称为“癌变”,癌变的病因和过程,有专家认为是“基因突变”或“基因功能失调的结果”。在正常情况下,机体细胞内基因也有致癌基因部分影响危害的,而是当机体受到致癌因素(如射线、病毒、化学物质等)的反复作用后激活,基因结构突变,正常细胞功能上发生异常性的变化发展成为癌症。
有癌症细胞向周围组织器官侵蚀传播到其他部位去则成为癌症转移。
02.免疫与癌
研究表明,机体是否发生癌症,主要取决于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癌能力的强弱。在我们的身体内,各种癌细胞的出现,远比人们想像的多。只是在机体免疫功能旺盛时,抗癌能力较强,即使体内出现少量癌细胞,其生长繁殖也受到抑制,甚至被迅速杀灭,不至于发展成为癌症。但是,当机体免疫功能减弱时,抗癌能力大大降低,体内出现的癌细胞就会活跃起来,并迅速生长繁殖,以致发展成为可怕的癌症。
可见,要想有效地预防癌症发生,就必须设法保持体内旺盛的免疫功能。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癌能力的盛衰,与平时饮食的多少密切相关。保持体内旺盛的免疫功能,还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心情愉快,对生活永远充满信心。
03.癌症性格
关于“癌症性格”虽然存在争议,但研究显示,40%的癌症患者是由于性格抑郁、自卑、孤僻、嫉妒、愤怒、失望等自我损害造成的。研究表明,愉快乐观和良好情绪对预防与战胜癌症的确有重大意义。事实上,一个人心理状态的好与坏,对身心健康乃至生命的影响极为重要。
研究认为,癌症性格主要特征:经不住任何打击,遇到天灾人祸和失去亲人时,无法摆脱痛苦的折磨;心中有不安全感,不相信别人,也不愿受别人约束,心中充满矛盾;缺乏自信,做任何事情都信心不足,感到无能为力;害怕暴露自己的真实感情,对外界总是有防御和退缩心理;性格内向,情绪压抑,遇事总是憋在心里,心中有烦恼和悲痛不能及时向外诉说和宣泄,自悲自怜;怕被领导、朋友、家人抛弃,怕失去依靠;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争强好胜,欲望过高,精神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状态;工作压力过大,整天忙忙碌碌,机体长期超负荷;情绪低落,悲观失望,自感没有前途和希望,或有强烈的嫉妒等不良心理。
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乐观的精神,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机体强健的免疫功能,可使抗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实践证明,癌症性格是能够改变的。只要加强学习,注意陶冶自己的情操,就能战胜自我,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
04.癌症识别
目前,癌症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早发现、早确诊和早治疗。早发现的关键,取决于自我保健意识和对癌的知识了解。
无论女性或是男性,乳房发现了质地坚韧、境界不清的肿块,比较固定,特别是有乳头破溃溢液或出血,以及肿块局部上方的皮肤内陷(肿瘤与皮肤黏连的组织下拉所致),形成“酒窝”状,要考虑乳腺癌。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排第一位,洗澡或入寐前,自己要经常摸摸乳房,以期能早期发现小肿块,发现后及时请医生复查。
舌硬结,如突然出现舌硬结,经久不消,且逐渐增大,要想到舌癌的可能性。
锁骨上窝肿块(单侧或双侧,特别是左侧),可能是胃癌、乳腺癌,纵隔癌或肺癌的局部转移,要进一步做怀疑癌的特殊检查,如若确定是癌,因已有了转移,也就不是早期了。
喉结下、颌下、耳下或颏下发现无痛肿块,肿块大小不一,较坚韧,固定,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应想到甲状腺癌、鼻咽癌等的可能。
颈部、腋窝、腹股沟、肘窝、月国窝等处发现肿块,大的像鸽卵,小的像黄豆粒,或单独存在或集结成团,可能是淋巴瘤的征兆。
经期外出血,指非月经期阴道出血,或绝经后出血,可能是宫颈癌。各年龄段的已婚妇女,出现无痛性接触性阴道出血(性交后、妇科检查后、绝经后、大便后甚至无任何原因),可能是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的信号。
经常有原因不明的鼻出血、鼻涕中混有血丝血块,同时伴头痛、耳鸣、听力减退,单侧鼻塞,耳部疼痛,偏头痛、单侧口眼歪斜的人,要小心鼻咽癌,应进一步追踪检查。
既往无泌尿病史,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无痛性血尿,尿中无白细胞,无尿急、尿频现象。血尿可间歇性出现,可自行停止或减轻,两次血尿可间隔数日或数月,甚至半年,要考虑膀胱癌的可能。
大便持续带鲜血或潜血阳性,吃3天素食后潜血仍为阳性(潜血是指大便肉眼看不到出血,但化验有出血),要想到肠癌或胃癌的可能,须进一步做肠镜或钡剂全消化道造影检查,以肯定或否定胃肠道癌症。
有10年以上吸烟史,吸烟指数大于400(指每天吸烟的支数×吸烟的年龄)的人,指数越大,肺癌发生的可能性也越大,且以往无呼吸道疾病史,突然出现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丝或血块甚至咯血,持续2~3周不愈,抗炎治疗无效;不明原因的持续性胸痛;加之有与污染空气(汽车尾气、厨房煤气、炒菜油烟气等)经常接触的机会,发生肺癌的概率大。
无端地持续性消瘦,要想到癌症存在的可能:①不明原因地突然消瘦,食欲明显降低或无食欲,体重锐减,1~2个月体重可减10千克或以上;原无糖尿病,近期突然血糖增高;出现不明原因的下肢血栓静脉炎。②其他癌症,也有身体呈不明原因地进行性消瘦的特点(但不如胰腺癌体重锐减明显),并伴食欲差、全身乏力。对上述情况,应及时做全面检查,以寻找是否有癌存在。
皮肤角化,好发于颜面和手背,以及手掌的大小鱼际处,皮肤呈圆形或不规则的皮疹样图案,局部扁平或稍隆起,表面多附着黏连甚紧的棕黄色或黑色痂皮,旧痂皮揭去后新痂皮又长出来,不痛,是皮肤癌的癌前表现。
无外伤史,皮肤、牙龈、口腔黏膜、舌、外耳道等处,出现不明原因久治不愈的顽固溃疡,溃疡局部总是潮湿不干,擦干后又出现潮湿流水现象,应疑及癌变。
05.癌症高危人群
如果已步入45岁以上的成年人,而且具备了职业因素、家族遗传或相关病史的三大因素之一,就属于癌症的高危人群,那就应该高度警惕了,应定期做好预防性体检。
癌症家族遗传因素:比如母亲或姐妹得过乳腺癌的人,患乳腺癌的危险比没有家族史的人要高。
职业因素:如果工作中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有毒物质,或者工作环境污染严重,更容易患癌症。
病史因素:80%的肝癌患者有乙肝病史,长期患胃病的人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有过敏史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危险比正常人高30%,有过敏史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概率比正常人高40%。
06.癌与瘤不同
人们常常把癌与瘤混为一谈,认为癌就是瘤,瘤就是癌。严格地讲,癌与瘤是不同的,癌是一种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是一般生长缓慢,有的生长到一定时期会停止生长,如黑色素瘤(即黑痣),大多不会影响人的生命,手术切除后一般不会复发。但少数良性肿瘤在一定条件下逐渐转变为恶性肿瘤,所以应及早治疗。
恶性肿瘤,也就是癌,它生长迅速,侵犯周围组织,有强大的破坏性,甚至造成死亡。
07.肝癌
肝癌是我国高发的一种恶性肿瘤,世界有2个肝癌患者其中一个就是中国人,为此应引起国人的高度重视。
肝癌的早期症状:
1.消化道症状,有时进食减少,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等。
2.肝区疼痛,右上腹部位钝痛或刺痛,有时有胀感。肝痛有时伴有咳嗽,疼痛时轻时重。有的肝区突然剧痛。疼痛主要由肝块刺激腹膜出现的症状。肝区有压痛等。肝区可扪及肿块。
3.乏力消瘦,随肿瘤的发展,会使全身乏力,消瘦出现症状。
4.少数病人有发热出现,一般低热,个别的高热可达39℃。
5.出血,有的鼻衄,牙龈出血,皮下淤斑等。
6.肝肿块增大或伴有黄疸、腹水、脾肿大、下肢浮肿,多为肝癌晚期表现。
7.肝癌可发生扩散转移,如肺、骨、脑等部位的转移发生出现症状。
肝癌与肝硬化有十分密切的内在因素,肝癌病人有80%是由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肝硬化促进肝癌的发生率为40%左右。所以,肝硬化患者必须积极治疗,防止肝癌发生。我国肝癌病人中约90%有乙型肝炎(HBV)病毒感染病史。肝癌病人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69.1%,核心抗体阳性率72.1%。患肝癌者大部分有病毒性肝炎病史。预防肝癌首先杜绝病毒性肝炎感染的发生。
08.大肠癌
世界各地大肠癌的发病率,近年出现增高趋势。如何早期发现大肠癌,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如能早期发现,其90%以上能完全治愈。大肠癌早期发现有10个警戒信号。
1.体重突然减轻。
2.原因不明的贫血。
3.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
4.20~40岁时精神受过打击。
5.大便带血或出现黑色粪便。
6.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或腹泻。
7.大便中有脓血或黏液血便。
8.腹泻与便秘交替进行。
9.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扁或带槽沟。
10.发现有多发性肠息肉或乳头状腺瘤。
如果你具备其中三项,就应当及时到医院去检查。
09.脑肿瘤
眼底特别是视神经乳头的变化,是反映颅内疾病的一个重要窗口。视乳头水肿是颅内高压的重要体征,而造成颅内高压的主要原因是脑肿瘤。脑肿瘤有三个主征: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而视乳头水肿是最主要的体征,80%以上的脑肿瘤都可见到。
引起视神经乳头水肿,还有脑脓肿、颅内血肿、脑积水、脑水肿、脑寄生虫、脑炎症和脑血管病等。如遇无明显诱因的头疼,且逐渐加重,伴有呕吐,就应及早到医院检查。
在颅内动脉瘤中,70%~80%是先天性动脉瘤,其余为动脉硬化和感染性动脉瘤。
10.淋巴瘤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10大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瘤发病年龄高峰在31~40岁。
尽管淋巴瘤的发生原因至今尚未完全确定。但研究证实,机体免疫功能长期低下、EB病毒等病毒感染、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苯、长期接受放射线的人群,患淋巴瘤的风险会大大增加。目前环境污染加重、生活节奏加快、办公族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经常加班,作息时间不规律、长时间处于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辐射的环境中、家庭采用非环保装潢材料的污染等等,都被认为有可能导致淋巴瘤高发。
早期发现对淋巴瘤的治疗非常重要。淋巴瘤早期信号包括无痛性、进行性体表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或周期性发热。大约60%的淋巴瘤首先发现在颈部的淋巴结肿大,开始时只单一肿大,慢慢则数目增加,且越肿越大。
一般情况下,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殊症状。因此,除了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淋巴瘤的发病外,还要重视每年一次的体检,出现身体不适及时到医院检查,有助于淋巴瘤的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生存期。幸运的是,淋巴瘤已经成为极少数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
11.喉癌
喉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增高,占全身恶性肿瘤的8%左右。喉癌的发病与工业化程度关系密切,城市地区发病率是农村地区的2~3倍。在吸烟男性中发病率是女性的8~10倍。目前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仍是手术治疗。
从回顾性资料来看,接受全喉切除术患者5年生存率在50%~60%,而目前采用喉功能保全性喉癌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70%~75%。
12.胰腺癌
胰腺癌早期不易发现、切除率低、易复发、侵袭性强、死亡率高,所以被称为“癌中之王”,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癌症死亡原因,也成为我国10大恶性肿瘤之一。
胰腺癌以男性多见,高发年龄为40~65岁。我国的胰腺癌发病呈现较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大量临床调查和观察发现,以往50~69岁人群高发的胰腺癌现在逐渐向30~49岁人群逼近。研究表明,大约10%有家庭倾向,其余多数是生活方式导致的。在诸多生活方式诱因中,每日摄入超过50克的糖成为增加罹患胰腺癌风险的潜在隐患,以及吸烟对于胰腺癌的发病影响最为突出。过量摄入甜食,会增加胰腺癌发病几率这一说法得到公认。吃糖会导致胰岛素大量分泌,使胰岛功能受到损伤,增加糖尿病的风险。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糖尿病与胰腺癌关系密切。
1.40岁以上,有若有若无的上腹部痛或原因不明的顽固性上腹痛、腰背痛,不明原因的厌食及消瘦等症状者。
2.有胰腺癌家族史者。
3.突发糖尿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龄在60岁以上,无家族史、无肥胖,很快形成胰岛素抵抗者。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发病率约为正常人群的2~4倍。
4.反复发作性胰腺炎患者。慢性胰腺炎在小部分病人中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有钙化灶的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的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出100倍。
5.家族性腺瘤息肉病人群,此类疾病合并胰腺癌者高于正常人群。牙齿脱落的牙周病患者患胰腺癌的可能性比普通人要高2.7倍。
6.良性病变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胰腺癌发病率升高1.65~5倍。
7.吸烟、大量饮酒、职业暴露(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长期高脂饮食及肥胖人群。研究表明,碳酸饮料增加胰腺癌的发病风险的一个重要诱因,每天喝两次碳酸饮料的人患胰腺癌的风险要高90%。
8.无明显诱因出现忧郁型精神病者。
13.维生素D可降低患胰腺癌的风险
研究发现,服用维生素D片剂可以使胰腺癌风险减少50%。这项研究结果指出了维生素D防止胰腺癌疾病的潜力。之前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有防止和治疗前列腺癌的潜力,且阳光照射量越大的区域,居民发生前列腺癌、乳癌和结肠癌的风险越低,而阳光照射量与维生素D的体内合成有关。
研究还发现,每天服用维生素D 400 IUS,可减少胰腺癌风险达43%。每天摄取维生素D低于150 IUS的人,罹患胰腺癌的风险少了22%。但维生素D服用量超过400 IUS,并不会增加预防的效果。
14.胃癌
胃癌病人的一级亲属(即父母和兄弟姐妹)得胃癌的危险性远高于一般人群。因此,具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应更加注意患胃癌的可能性。目前研究只发现有1/3的遗传性,弥漫型胃癌家系在一个叫CDH1基因的种系突变,也就是说假如胃癌患者携带了这个致病基因,而在他们的子代健康家庭成员中也检测到了这个突变基因,那么家庭中的男性成员如果活到80岁,他得胃癌的风险为67%。而女性成员如果活到80岁,她患胃癌的风险为83%。所以,遗传性弥漫型胃癌家系成员得胃癌的风险很高,携带CDH1基因种系突变的家庭成员患胃癌的风险更高。
由于遗传性弥漫型胃癌早期病灶较为隐匿,常在黏膜下进展。因此,必须强调定期的胃镜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5.口腔癌
许多口腔癌肿在发生前,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癌前状态。正确识别和处理这些癌前期病变,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减少或阻止癌肿的形成。最常见的口腔癌前病变有白斑、红斑和乳头状瘤。
1.白斑,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一种擦不掉的白色斑块,通常无自觉症状,或仅有局部不适感。如果白斑高出黏膜,质地较硬,表面出现皱裂或溃疡则属于癌前病变,5%~30%的病例可发展成为癌肿。
2.红斑,出现在口腔黏膜上的一种鲜红斑块,质地柔软,边界清楚,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斑块的表面有时会有一小块白色斑片。红斑发生在口底,舌腹边缘和颊黏膜等处,通常没有疼痛。红斑的癌变率很高,有些红斑本身就是早期癌肿。
3.乳头状癌,一个或多个突出于黏膜表面的乳头样肿块,一般有细蒂与黏膜相连,多见于舌背及舌边缘。这种乳头状瘤若长期受到慢性刺激,会发展成癌肿。
16.鼻咽癌
鼻咽癌的病因与下列因素有关,如EB病毒感染。环境与饮食因素,如长期过量食用咸鱼及腌制食物是鼻咽癌高危因素。遗传因素,鼻咽癌病人有种族及家族聚集现象,如居住在其他国家的中国南方人后代仍保持着较高的鼻咽癌的发病率。
鼻咽癌好发于鼻咽顶部和咽隐窝内,其位置隐蔽,且与鼻腔、咽腔和耳部相通,故早期非常容易被忽视和误诊,所以常被误认为是鼻炎、咽喉炎、偏头痛甚至是颈椎病等等。因此,对于鼻咽癌的种种早期症状,必须引起警惕。
17.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但根据国内外报道的资料普遍认为子宫颈癌的发病因素与早婚、性生活过早及紊乱,早年分娩、多产、密产、经济状况、种族和地理环境等有关。据临床统计,80%以上的宫颈癌患者都会发生阴道出血,这种出血一般发生在性交、解小便或者进行剧烈的活动以后。研究表明,子宫颈癌的发病因素可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综合在一起,至于各种因素之间有无协同或对抗作用,还在进一步研究之中。
1.与性生活的关系。妇女较早开始性生活又与多个男子发生性关系,其患子宫颈癌的几率较高,而处女则极少患子宫颈癌。
2.与婚姻及妊娠的关系。结婚年龄早是子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因素,约50%的宫颈癌患者是在20岁以前结婚。多次结婚也是一个重要的发病因素。
3.性激素的因素。有关性激素与子宫颈癌发生的关系还未完全明了,但雌激素能促进子宫及阴道组织的生长和刺激子宫颈上皮增生的作用是被公认的。
4.病毒因素。已证实疱疹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人巨细胞病毒与子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5.包皮垢的因素。从临床资料及动物实验都证实包皮垢有一定致癌作用。犹太人患子宫颈癌的很少,许多研究结果认为,可能与犹太人男婴出生后需割包皮的风俗习惯有关。
6.其他因素。不良的精神因素与子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国内外均曾报道将近50%的子宫颈癌患者在发病前有抑郁、焦虑等不良精神状态。经济条件差,营养不足而影响子宫颈黏液的防御能力,也是子宫颈癌多发的因素之一。
18.卵巢癌
卵巢是女人身体中较小的器官,卵巢虽小,却是多种肿瘤的好发部位,也是目前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肿瘤之一。很多研究资料显示,20%~25%的卵巢肿瘤患者有家族史,也就是说,遗传占有很大比例。卵巢癌病因至今仍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妇女经期前后促性腺素高者。
2.卵巢癌有家族凝聚性和垂直传播的倾向。
3.病毒感染。
4.环境因素,工业发达的国家卵巢癌的发病率高。
5.不孕妇女发病率高,妊娠对卵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目前研究已明确,口服避孕药物保护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但可能对排卵的抑制作用有关。
6.接受盆腔放疗者,或因为肿瘤化疗免疫功能低下的妇女中发生高。
19.饮用水与癌症
研究表明,饮用水污染与白血病有关。白血病俗称“血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科学家探索其发病原因,发现了有机物质污染饮水和白血病发病率提高之间有密切关系。研究的焦点乃是消毒后的水仍然保持了高浓度氯化物包括挥发性的三氯甲烷和许多非挥发性的物质。已有证据表明,饮用氯化消毒的地面水,能够增加膀胱癌甚至结肠癌、直肠癌发生的危险性。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地下水不受有机物质污染,实践检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大量调查表明,地下水除含有三氯甲烷外,还含许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尤其卤化剂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以及三氯乙酸为多见。一项新研究表明,饮用氯化消毒水的人,膀胱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分别高出饮用非氯化消毒水者21%和38%。目前尚未证明氯本身可以致癌,然而,研究人员认为,氯化消毒水中有某种物质或许起着致癌作用。
另一项研究成果揭示,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率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饮水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由此可见,水源污染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为了自己、为了子孙后代,人人都必须自觉地保护水源。
20.长期饱食易患癌
研究证实,长期饱食,不仅易导致肥胖,而且易诱发多种癌症。而平时限制热能摄取,即可抑制自发肿瘤,同时也会抑制化学物质诱发肿瘤的可能,降低多种肿瘤的发病率,延缓肿瘤的发展速度。
美国的一项实验表明,长期饱食可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减弱,以至癌症的发病机会大大增加。研究成果表明,适当节制饮食,可以有效地预防癌症的发生。
21.癌症与饮食习惯
研究成果表明,我国每年约有100万新的癌症患者发病,而大约有70%~90%的患者都与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癌的发生与饮食有密切的关系,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证明有35%与膳食和营养有关系。
一般认为癌症的发生可能分为“启动”、“促癌”和“演进”三个阶段。启动阶段是指环境中一些致癌因素(如黄曲霉素、亚硝胺、苯并芘致病因素)作为启动剂进入机体内后,在体内经代谢活化,使某些细胞发生突变,再加上促癌剂(如脂肪摄入过多,某些微量元素营养摄入不足,环境中的化学促进剂)的作用,使细胞分裂失控,无限增殖最终演变成癌症。现在完全可以了解有些物质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可以发生癌症。为此,合理饮食对防癌有重要意义,所以饮食防癌的原则如下。
1.合理均衡饮食,多样化,不偏食,少吃脂肪,多食植物蛋白较丰富的豆类食品,动物蛋白要适量。
2.建立科学饮食习惯、烹调方法,每日力争吃上5种蔬菜。蔬菜先洗后切,在炒蔬菜时注意火候,保持蔬菜良好的纤维素和维生素。
3.每天坚持吃水果,力争两种以上。
4.不吃被霉菌、细菌、农药、污水污染的食品。
5.不吃被火烧焦的食物,不吃盐腌、熏烤、煎炸的食品。
6.提倡粗细粮搭配食用。
7.戒烟、控酒、少油。
8.限盐,日食盐每天每人应低于5克。
9.饮食要细嚼慢咽,不吃过热、过粗的食物。
10.食物中不应有防腐剂、添加剂、色素等。
22.乳腺癌
8%~9%的妇女在其一生中会患乳癌,世界各地每年都有超过100万乳癌新病例被确诊,每年有将近4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女性乳房肿瘤的发病率甚高,约占全部乳房疾病的50%左右。乳腺癌是女性乳房最常见的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中仅次于宫颈癌。因此,对于女性乳房自检是每月一次的功课,体检时做个钼钯照相、乳腺彩超,尤其是超过35岁,又有家族遗传史,就有必要考虑做一次基因检查。因为,有两种类型的基因突变(称为BRCA1和BRAC2)极可能导致乳腺癌。
若检出乳房肿块,应定期到医院做检查。如肿块有明显的变化,在常规的乳房X线与核磁共振两项同时检查,能查出94%的乳腺癌病变。20%~30%乳腺癌患者HER2阳性表达,因此,HER2基因检测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和以后的治疗非常有价值。
23.常喝茶可对抗卵巢癌与乳腺癌
哈佛公卫系研究报告表示,西兰花与羽衣甘蓝富含抗癌类黄酮,而女性增加摄取山奈酚这种类黄酮的量可降低40%的卵巢癌风险。女性摄取富含其他种类黄酮的食物,如黄酮、儿茶素与木质素,可以将罹患乳腺癌的风险降低26%~39%。
研究人员表示,这么多抗癌物质基本上均存在于茶叶中,因此,喝茶对于降低卵巢癌的风险和预防乳腺癌尤其重要。
那么,要摄取多少山奈酚才够呢?研究人员认为,每天10~12毫升即可达到积极的预防效果,这个量相当于每天喝4杯茶(绿茶或红茶均可,250毫升/杯),或是喝2杯由西兰花菜叶子泡制的水。
24.膀胱肿瘤与年龄
任何成年人,特别40岁以上,出现无痛性血尿都应想到泌尿系肿瘤的可能,而其中多见的是膀胱肿瘤。
男性患膀胱癌概率较高,尤其是那些有吸烟史的男性。而膀胱癌早期并无症状,不易发现,建议有吸烟史的男性,应该从50岁开始需要进行尿液隐血检查。
25.憋尿者易患膀胱癌
研究表明,排尿次数与膀胱癌的发病率密切相关,排尿次数越少,患膀胱癌的危险性越大。因为憋尿增加了尿中致癌物质对膀胱的作用时间,有憋尿习惯者患膀胱癌的可能性要比一般人高3~5倍。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觉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10大恶性肿瘤排行榜中位列第八,50岁以上患者多见。膀胱肿瘤与性别关系密切,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2~10倍。
26.黄曲霉素致癌
鉴于黄曲霉素有强烈的毒性和致癌作用,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千克食品中黄曲霉素不得超过15微克。一般粮食、花生中的水分在17%~18%左右最适宜霉菌繁殖产毒。温度在25~30℃,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都是霉菌繁殖产毒的适宜条件。霉菌种类很多,其代谢产物也有很多种。目前,已经知道的霉菌毒素约有200种左右。霉菌毒素能引起对人体健康的各种损害。如黄曲霉菌与寄生曲霉菌所产生的黄曲霉素,能损害肝脏致癌。杂色曲霉菌与构巢曲霉菌产生的杂色曲霉毒素也能损害肝脏及肾脏并致癌。岛青霉菌产生的黄米毒素,能致肝癌。串珠镰刀菌产生的毒素,能诱发食管癌及胃癌。
27.直肠癌
直肠癌早期仅有黏膜小结节时,就可以发生出血症状。根据近800例直肠癌的分析,65%的患者有便血现象,67%的患者有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中夹杂着黏液或者发生腹泻。澳大利亚专家调查发现,每天饮5升以上啤酒的人最容易患直肠癌。癌肿离肛门越远,便血发生率就越低,盲肠癌则为30%,而右半结肠癌则多数表现为只有通过化验检查才能测得的潜血试验阳性。
一组统计资料显示,直肠癌8%发生在肠中下段,80%的直肠癌可以通过肛指检查发现,直肠漏诊者80%是因医生未做肛指检查或病人拒绝所致。可见,肛指检查十分重要。
28.酒精与食管癌
在西方国家,酒精和吸烟是食管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每天摄入40~100克酒精的人患癌症危险性增高2~7倍。引起食管癌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霉变谷物和熏制食品中的N-亚硝基化合物。
29.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约有25%的女性患有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常可引起女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等症状。
30.睾丸癌
睾丸癌并不常见,只占所有癌症发病率的1%。近几10年来,全球患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仅在美国,近20年睾丸癌患者就增加了25%。
目前,睾丸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有专家认为它与过多摄入乳类食品,尤其是奶酪有关。还有研究认为,它与吸烟、艾滋病毒和家族乳腺癌史有关。睾丸癌从出现症状到扩散到淋巴结通常只需要3个月,但如果发现及时,它是可以治愈的。
早期发现睾丸癌关键是自查,15~40岁的年轻男子应该每月进行自我检查,检查的最佳时机是在洗澡时。具体的方法是:用两手轻轻捏住睾丸,拇指放在上部,食指和中指放在下部。用拇指和食指轻轻转动睾丸,如果有异常的、豌豆大小且不疼的肿块,则应立即去看医生。
此外,睾丸癌还有一些“警示症状”,如长期背疼或下腹部隐隐作痛,睾丸无端肿大、阴囊沉重、睾丸有积液、乳房部变软等。
31.隐睾
隐睾是发生睾丸肿瘤的危险因素,其发生肿瘤的机会比正常睾丸高3~4倍。睾丸肿瘤中有7%~10%发生在隐睾。10岁前手术可明显减少发病率,3岁前手术能避免发生肿瘤。另外,睾丸肿瘤与遗传、多乳症以及外伤睾丸萎缩、激素等亦有一定关系。
32.结肠癌
目前,39%的结肠癌患者直到晚期才发现,而如果发现及时,90%的结肠癌都是可以治愈的。
结肠镜检是及早发现病变的最好方法。建议50岁开始,每5年做1次结肠镜检,每10年做1次大肠镜检。
33.癌的易感性
在一个家族中有多人患癌,如果所患的癌多不相同,则应理解为由于癌症发病率高,在一个家族中的反映。研究认为,人一生中患癌的机会约为1/5至1/4,那么在一个20人的家族中有4~5人先后患了癌症,就不足为奇了。
近代基因组学研究的结果表明,癌是一个多基因遗传易感性疾病。遗传易感性的意思是遗传了对某些致癌物质的易感性,而不是遗传了癌的本身。
34.癌症的预后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明确宣布:1/3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治愈,1/3的癌症可以通过治疗减轻痛苦,延长寿命。研究显示,恶生肿瘤患者如能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治疗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如早期乳腺癌、胃癌、食管癌等的治愈率均在90%以上。Ⅰ期和Ⅱ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为94%和83%。早期胃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95%。早期发现了食管癌经过手术后治疗生存率在80%到90%,有些患者甚至可完全治愈,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能显著提高癌症的治愈率。资料显示,在西方发达国家,约50%的癌症患者能获得治愈而长期生存,这个比例还在继续增加。
35.饮酒与乳腺癌
有调查显示,每日过量饮酒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比少饮酒者高出45%以上,而吸烟史超过10年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则比不吸烟的人群高3倍以上。10多岁就开始吸烟的女性,成年后罹患乳腺癌的概率较高。
36.癌始于儿童
研究表明,有相当比例的癌症是因环境及生活方式所致。烟草使用和肥胖等危险因素的显著增加,高脂、高糖、高盐、高油食品的大量摄入以及久坐少动的生活习惯的增加,都在造成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所以,防癌应从儿童抓起,教育培养从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可有效减少成年期癌症发生。据统计,43%的癌症病例可以通过儿童时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
37.嗜糖与癌
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在一项调查人口各种死亡原因的分析报告中发出警告,嗜糖比嗜烟更可怕,长期嗜高糖类食物的人,平均寿命比正常食物的人可缩短10~20年。经常嗜糖的人患癌症的可能性比普通人要大4~5倍。我国营养学家建议,成人每天糖的摄入量不宜超过50克,而日本则建议,每人每天糖的摄入量不应超过20克。
38.癌与疼痛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50%的癌症病人有疼痛症状,70%的晚期癌症患者认为癌痛是主要症状,30%的癌症病人有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我国的调查也显示,70%晚期癌症病人的疼痛难以忍受。
医疗目的吗啡的消耗是衡量一个国家疼痛治疗水平的客观指标,说明对生命质量的关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人均吗啡使用量为0.01毫克/升,丹麦的使用量为我们的6500倍,美国为2800倍。目前,我国每年医疗目的吗啡使用量由10千克增加到了目前的250千克以上,差距明显缩小。
39.糖尿病与癌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高出3~4倍,发生胰腺癌的风险高出2倍。研究人员比较了被诊断出12种不同癌症类型的患者和未患癌症的健康个体,在那些糖尿病患者的个例中,发生肝癌的风险增加了1~3倍,甚至可以高达4倍。而且,罹患胰腺癌的风险也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2倍。
40.肝癌与手术
目前肝切除手术的平均失血量为400~1200毫升,40%~80%的患者需要输血。研究发现,减少肝癌病人手术时的失血及避免输血,能大大降低病人复发的几率。不需输血的患者比需要输血者的生存率高4倍。因此,控制和减少肝切除手术的出血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41.皮肤转移癌
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很多皮肤病变能预示内脏癌瘤,内脏恶性肿瘤可以转移到皮肤。有统计表明,皮肤转移癌来自乳腺的占50%,来自胃的占13%~15%,肺占12%,子宫占9%,肾占9%,结肠、前列腺、卵巢癌等都可见到皮肤病变的转移。
另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皮肤病变可以预示癌的发生,特别是胃肠道癌。研究显示,29.5%的患者是恶性肿瘤出现前先有皮肤病变。黑棘皮病患者100%发生了恶性肿瘤,肛门会阴区瘙痒症患者66.7%发生癌,色素沉着者有60%发生癌,皮肤瘙痒症患者中有33.3%发生癌,掌跖角化过度患者中有33.7%患有癌症。
皮肤变黑变粗是胃癌的危险信号。日本的西山茂夫教授曾对部分40岁以上的黑色表皮症患者进行细致的检查,发现其中有九成的病人同时患有胃癌。这些患者中,约有1/3的人在未表现胃癌的任何症状时,其不同部位的皮肤就已变粗变黑。最常见的部位是腋下、大腿内侧和脐周。
42.皮肤癌
研究表明,导致皮肤癌的两个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皮肤的类型和受到太阳紫外线照射的时间的长短。研究发现,有雀斑的白皮肤最容易患皮肤癌。太阳光里最有致癌性的是B型紫外线,中午的太阳光里这种有害紫外线最多。
研究认为,预防皮肤癌最有效的措施是避免有害紫外线的照射。2/3的有害紫外线是在上午10时和下午14时到达地面的。屏蔽有害B型紫外线的办法是使用含有特定化学物质的护肤膏或防晒霜,这种化学成分能够吸收、反射或分散太阳紫外线。人体上部受到太阳照射的机会最多,因此戴上宽边帽、围围巾或穿长袖衣服也是预防有害紫外线照射的有效方法。
43.肺癌
研究发现,10%~20%的肺癌是以关节痛的形式“亮相”,医学上称为肺癌骨关节病,属于肺癌的肺外症状,极易混同于风湿性关节炎。如果关节疾病的有关检查项目均为阴性,按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又无效,此时切莫忘记检查肺部,防止肺癌蒙混过关。
研究表明,癌症发病早了15年。主要的癌种35~55岁群体发病率趋于上升。肺癌原来是40岁以上人的专利,现在25岁就出现了。乳腺癌患者甚至提前到20岁前。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况,主要和人们生活方式变化有很大关系。更让人揪心的是,癌症早期治疗的患者却不到10%。
44.橘子越甜越抗癌
日本科学家发现,吃柑橘能起到抗癌的作用,而且柑橘越甜抗癌效果越好。柑橘中含有的大量β-玉米黄质,以及橙、柚子等果皮里含有的川皮甙都有很好的抗癌作用。研究表明,普通人一天吃2个甜柑橘,防癌的效果最好。
45.食物烹调与癌
食物在烹调过程中,会因烹调方法不当而使某些营养成分转变为致癌物,特别是熏、烤、炸的食品。这类烹调方油由于操作温度高,往往使食物表面形成焦痂,其中含有多量致癌物,它们是蛋白质、糖类、淀粉和维生素类物质热分解的产物。因此,最好避免食用此类食物。
46.消极情绪与癌症
医学专家认为,在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使人短命夭亡的,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精神上的忧虑、悲伤、压抑等消极情绪如不能得到及时的调整,可以通过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影响下丘脑,造成内分泌功能失调,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使某些防御功能崩溃,再加上其他内因、外因条件的作用,一些细胞失去约束发生变异的能力,引起细胞变异,形成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癌细胞,大量摄取机体养分并无限制地增生,于是癌就发生了。有些人经常在生气、唠叨、暴躁、愤怒、忧愁、苦恼、紧张、悲伤、绝望中过日子,而这种不良情绪往往不被人们重视,看不到它的危害性,任其常年折磨,会给身心健康带来更大的伤害。要学会释放不良情绪,避免不良情绪的积累。善于用伟人的言行、生活的哲理来安慰自己,由此产生一种力量同痛苦做斗争。
47.番茄红素与癌症
新近研究发现,番茄红素是一种比β-胡萝卜素功能更强的抗氧化剂,其抑制破坏单氧的能力是β-胡萝卜素的2倍,其对前列腺癌和某些消化道癌症的预防作用令人瞩目。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对近50000各年龄在40~75岁的男性进行研究,在追踪观察的6年期间有812人发生前列腺癌。对照分析表明,番茄和番茄制品联合摄入量占饮食番茄红素的82%,每周摄入10道番茄类菜的人与每周少于1.5道番茄类菜的人比较,前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要低35%,研究还显示番茄红素对晚期或浸润性前列腺癌的作用更显著,能有效降低其死亡危险性。据认为,意大利南部居民前列腺癌发病率低可能与那里的居民普遍食用一种传统的地中海饮食——油脂肪番茄酱汁有关。
意大利研究人员对近30000例口腔癌、咽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并以近30000例健康者做对照,结果发现,番茄和番茄制品对消化道癌症具有预防作用。美国的研究也提示,生产加工番茄制品像番茄酱汁、意大利馅饼等具有较好的防癌效果。
48.癌症是吃出来的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在所有的癌症中,约有1/3是完全可以避免发生的。运用饮食疗法抗癌可使癌症的发病率下降30%~60%,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更应该重视饮食的科学宜忌,改变原来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方式,采取科学的饮食调治。这样的话,可以有效地减轻病情,缓解症状,增强抵抗力,改善体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延缓肿瘤的发展、转移和复发,甚至可达到治愈的目的。
49.含硝酸盐食物
蔬菜中的泡菜、腌咸菜、泡酸菜、变质的残剩菜、发酵酸煎饼和咸鱼等食品或喝千滚水后,肠道细菌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与蛋白质分解的仲胺在胃内形成亚硝酸,此物是一种强烈的化学致癌物质,可造成食管癌、胃癌等多种癌症发生。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在我国肝癌高发地区土壤中,硝酸盐的含量与肝癌的发病呈正比。
所谓千滚水,是指反复烧开的水,一般来说,开水烧的时间越久,烧开放凉后再烧开,反复多次烧开,水中无挥发性的有害物质和亚硝酸盐就会因为水的蒸发而浓缩,含量相对增高,这种水有一定的致癌性。
50.多吃鸡肉减低患肠癌风险
美国佛蒙特州医药研究中心的专家们对1520名测试者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多吃鸡肉的人士较少吃的人士,可减少39%结肠直肠息肉变成恶性的几率。而吃过多的热狗、香肠的人息肉恶变几率增加了75%。
51.生活中的抗癌食物
研究证明,在最普通的108种蔬菜、水果及常吃的食物中有98种具有抑制致癌物(如黄曲霉素、亚硝酸盐、放射线等)诱导细胞基因突变的作用。其中大蒜、生姜、元葱、松茸、茄子、辣椒、甘蓝、大葱、苦瓜、菠菜、茴香菜、蘑菇、茶叶、菠萝、橘子、香蕉、柚子、苹果、南瓜、莴笋、芹菜、麦面、大米等人们最常食用的食物都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它们的基本作用原理就是抑制化学和物理的致癌因素诱导基因突变为癌基因。
研究认为,生活方式和食物烹调方式对癌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研究证明,人的每个细胞都含有1000个原癌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它们被控制着。只有外界因素和先天遗传因素激活原癌基因才会引起突变成为癌基因。但是光有一个或两个基因突变成癌基因尚不能引起癌症,需要有几个甚至几十个致癌基因的共同作用才能引起癌症,也就是所谓的由“点突变到面突变或整体突变”。因而一般人不会轻易患癌,除非环境因素恶化或先天遗传素质不佳,乃至心理不健康。
52.吃咖喱有助杀死食管癌细胞
研究发现,咖喱含有一种分子叫姜黄素,用姜黄素处理食管癌细胞,癌细胞在24小时开始被杀死。姜黄素是姜黄的一种化学物质,能让咖喱呈现出特别的黄色。
研究成果表明,按触了姜黄素的癌细胞也开始自己消融掉。因此,姜黄素可能作为治疗食管癌的药物。
53.洗菜泡“太久”反增亚硝酸盐致癌概率
其实蔬菜长时间浸泡再洗,并不能够洗净浓药残留,甚至还会使致癌物亚硝酸盐增加。研究发现,用清水浸泡20分钟后,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高于用洗洁精洗过,然后再漂洗干净的蔬菜。研究认为,可能因为浸泡是一种无氧状态,有利于提高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降低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亚硝酸盐在蔬菜中的含量。最后,长时间的浸泡还可能使蔬菜的叶片破损,增加营养损失。
很多专家警示,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很可能比农药残留危害更大。由于过度施用氮肥,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经常偏高,转化成亚硝酸盐之后,可能成为致癌隐患。
54.睡眠与癌症
科学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人们尽量避免患上癌症。睡眠可以影响机体荷尔蒙的平衡,而荷尔蒙失调会对一个人是否患上癌症产生影响。荷尔蒙皮质醇、褪黑激素和雌激素都被认为是对一个人是否患上癌症具有影响力的潜在因素。褪黑激素是在睡眠中产生,而在人体一天的循环中发挥作用。褪黑激素像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防止导致癌症的基因破坏,也可以减缓雌激素的产生,从而减缓肿瘤的生长。
55.硒与癌症
硒是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其抗氧化能力为维生素E的500倍。研究结果显示,胃癌病人硒水平降低,而且有人发现在明确诊断为胃癌之前已有血清硒降低。此外,结肠癌、乳腺癌、卵巢癌、血癌、肺癌、胰腺癌等患者的硒水平都降低,说明硒不仅与胃癌有关,而且与其它肿瘤也有关。研究还证实,微量元素硒有抑制某些致癌的作用,如抑制致癌物亚硝胺的合成。此外,硒的缺乏还能影响机体免疫系统,降低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而硒的增加则可提高机体免疫作用以预防肿瘤。据目前所知,硒不但有预防胃癌的作用,也有预防其它肿瘤的作用。食物中以芝麻和麦芽的含硒量最丰富,海产品含硒较多,大蒜、芦笋、蘑菇也含有较多的硒,其次是肉类(特别是肾和肝)。
56.致癌物质与癌
首先,我们不能把含有致癌物质的食品理解成致癌食品。像苏丹红、孔雀石绿是有毒物质,虽然在动物实验中可能有致癌性,但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它们对人体有致癌作用。食物是否致癌关键在于其致癌物的含量和人体的摄入量。有害物质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在于人体的摄入量,只是偶尔或短期食用了含有有害物质的食物,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危害。一个人食用几十罐含有少量苏丹红的辣椒酱远远比不上吸一支烟的毒害大。
57.减肥可防癌
美国的一项大规模调查表明,超出平均体重40%的男性,患癌症死亡的危险比正常体重的人增加33%,女性则增加55%,腹型肥胖的人尤其要注意,所以,减肥也成为防癌的重要一环。
减肥方法很多,但合乎生理并确有效的方法有两个。
一是控制饮食。切实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减少淀粉类食物的摄入量,从而减少食物在体内生成的能量,以免消耗不完时转为脂肪,使体重增加。
二是增加运动。运动,可使体内的脂肪得以消耗。健康专家指出,每周至少有5次,且每次在30分钟以上的一定强度的体育活动才行。所谓一定强度是指活动要出些汗,心跳要加快才行。心跳加快的程度可以作为一个运动负荷的指标,研究认为,运动后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应以170减去年龄之数为宜。例如,40岁者以130为宜,50岁者以120为宜。若能持之以恒,当有益健康,亦有益于防癌。
58.吃红薯能防癌
饮食中最具有抗癌作用的营养物质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前体)、维生素C和叶酸,三者在红薯中含量都比较丰富。一个小红薯(约50克重)可提供2倍量的机体每天所需维生素A、1/3量的每天所需维生素C和约50微克的叶酸,其中膳食纤维的含量高于一碗燕麦粥。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抵抗氧化应激对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损伤,起一定的抗癌作用。常吃红薯有助于维持机体的正常叶酸水平,体内的叶酸含量过低会增加得癌症的风险。红薯中高含量的膳食纤维有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和结肠、直肠癌的作用。
59.乳腺癌与运动
如果坚持少脂肪多纤维的饮食习惯,并每天坚持20分钟以上的运动,80%的乳腺癌可以避免。有些乳腺癌患者由于术后不做患侧上肢的锻炼,导致患侧上肢水肿,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阻,既影响了术后的生活质量,又在心理上、生理上带来了新的痛苦,其实这种情况是完全可以改观的。术后产生患侧上肢活动受限主要可能因为病人不敢每天锻炼所致,只要由简而难,循序渐近逐步增加活动量,患侧上肢的功能完全能得到恢复。
60.国外防癌措施
日本官方提出的12条防癌措施:
1.营养摄取要平衡,不偏食,不偏味。
2.每天饮食要变化,不长期吃同样的食物或服同一种药物。
3.避免吃得过饱,节制脂肪摄取。
4.尽量不喝酒,尤其不要酗酒。
5.少吸烟、或戒烟。
6.多吃纤维食物,保持适量维生素,如维生素A、C、E等。
7.少吃盐,不吃过烫食物。
8.不吃焦糊食物。
9.不吃霉烂食物。
10.避免强烈的日光浴,不要过分晒太阳。
11.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不要过分疲劳。
12.经常洗澡,保持身体清洁。
美国癌症研究所和科学院提出的7条防癌守则:
1.不吸烟,不以其他任何形式吸烟草。
2.增加纤维素食用量,减少食用脂肪数量,不吃污染食物,少吃腌制和熏制食物。
3.如果饮酒,要有节制,一天只喝1~2杯。
4.在工作场所,要熟悉、遵守卫生和安全规则。
5.除非医疗上的需要,不要接触X钱。
6.保护皮肤,不要过度暴露于阳光下。
7.只有必要时才服用激素。
61.别被癌症吓死
有人说,癌症患者有一半是被吓死的,这话有一定道理。临床上常见到有些患有癌症者在未检出来前看上去好好的,而一旦被诊断为癌症,很快就变成了重病人的样子,神色很差,衰败很快,有些就在恐慌中离开了人世。反之,我们也常看到有些癌症患者能战胜癌症,重新获得了崭新的人生,是什么神奇力量驱使他们重新扬起了生命的风帆?研究证明,对癌症抗争的信念和勇气是创造生命奇迹的真正动力。
研究表明,坚定的信念对人体的生理活动起到良性作用,它能使人产生开朗、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而增强大脑皮层的功能,进而通过整个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的递质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中介分泌皮质激素和脑啡呔类物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当机体内出现少量癌细胞时,具有正常信念的大脑会指挥机体免疫系统调集体内各路“抗癌大军”——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围歼癌细胞。越是有坚强信念的人,就越能够有效地调动那些抗癌部队的战斗积极性,并能使一些处于“静止待命”或“惰性十足”的细胞恢复活动,这就大大有利于遏制和杀死癌细胞。
62.防癌体检
防癌体检,是一种专业的体检方法,目的是发现早期肿瘤或获取受检者的高危因素,从而预防肿瘤。
1.三大常规:三大常规是指血、尿、大便常规,常可以发现癌症的蛛丝马迹。血常规往往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一表现。
2.肝肾功能: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必查。统计发现我国85%的肝癌患者有乙肝或丙肝病史,肝功能异常。
3.肛门指检:是检查直肠癌的最简单方式。长期便血或者大便习惯出现异常者必查。有结肠息肉、直肠息肉,结肠癌家族史、腹泻、便秘、便血病史的患者,最好加做肠镜进行筛查。
4.胃镜:反映食管和胃部情况,具有消化不良者必查。经久不愈的胃溃疡、长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镜检查发现不典型增生患者需进行长期随访,至少每年一次胃镜检查。
5.肿瘤标志物:常用的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CA125、CA199、CA153等。对恶性肿瘤有间接提示作用,但不具有特异性和必然性。
6.彩超:腹部B超可以反映腹部各脏器的状况。对长期大量饮酒者、慢性乙肝患者、肝硬化患者、长期从事化学药剂等工作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进行1次超声检查。另外,妇科盆腔B超检查可以了解子宫、附件的情况。
7.胸片:反映肺部情况,最好正侧位都拍。长期吸烟者或长期待在密闭、粉尘颗粒较多的环境中,或有家族史的人必查。高危人群亦可进行胸部CT检查。
63.预防癌症的膳食
到目前为止,内容最完善、实用性最强和科学性最大的防癌膳食指南,当首推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及美国癌症研究会共同提出的14条建议。这些建议适用于全世界各类人群。现择其要点介绍如下:
1.进食:应选食各种蔬菜、水果及豆类等植物性食物,并选用粗加工的主食(米、面粉及杂粮等),使植物性食物占整个膳食的2/3。
2.保持适宜的体重:我国成人正常体重BMI为18.5~24.9。应避免体重过高或过低,应将整个成年期的体重增加限制在5千克之内。进食过多或运动、活动太少,特别是常吃高油膳食会引起BMI指数升高。
3.坚持体力活动:如果与职业有关的体力活动水平较低或中等,每天应进行约1小时的快步走或类似的运动,每周至少1小时较剧烈的体育锻炼。
4.蔬菜和水果:每天应吃多种蔬菜及水果,总量达到400~800克。
5.其他植物性食物:每天摄入多种谷物、豆类及根茎类,总量达到600~800克。尽量吃粗加工的食物,并限制吃精制糖(如白糖、糖果等)。
6.饮酒建议:不要饮酒。如果要饮酒,每日饮酒量应限制在2杯以内,女性在1杯以内。(1杯=啤酒250毫升或葡萄酒100毫升或白酒25毫升)。孕妇、儿童及青少年不应饮酒。不论哪种酒或哪种浓度,含酒精饮料已被国际癌症中心评价为人类的首要致癌物。
7.肉类:如果吃肉,则红肉(指牛、羊、猪肉及其制品)的摄入量每天应少于80克,最好选择鱼、禽肉或非家养动物的肉类以取代红肉。
8.总脂肪及油类:总脂肪包括食物中所含的脂肪及烹调油。应限制总脂肪提供的能量,每天的烹调用油不超过25克。少吃油炸食品及动物油。
9.食盐与盐腌食品:成人每天从各种来源摄入的食盐不能超过6克,儿童不超过3克/1000千卡膳食热量。
10.食物贮藏:在贮藏易于腐败的食物时,应尽量减少霉菌污染,尽量冷藏或冷冻。进食被霉菌,尤其是某些黄曲霉素污染的食品,可能增加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
11.食物添加剂和残留物:如果添加剂(如味精、糖精、色素、防腐剂等)、污染物和残留物(如农药、化肥等)得到适当的控制,它们在食物中存在的量应该对人类无害。但是管理不善或滥用则贻害无穷。
12.食物烹调:不要吃烧焦的食物,烹调肉或鱼时应避免将肉汁烧焦。直接在火上烧烤的肉、鱼、烹制品及烟熏的肉、鱼,应不吃或偶尔食用。
13.烟草:烟草增加多种人类癌症(肺、上呼吸道、上消化道、胰腺、子宫颈及膀胱癌等)的证据是充分的。饮酒又吸烟会大大增加癌症的危险性。
14.营养素补充剂:服用营养素补充剂也无助于减少癌症的危险性。虽然富含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膳食可能预防多部位的癌症,但不等于其他营养素补充剂都可以减少癌症的危险性。
(作者:延边州老科协副会长、健康咨询分会会长、延边州科普卫生健康专家组组长)